到2025年底,建成全区农牧业政务服务大数据平台和产业服务大数据平台,初步建立全区智慧农牧业数据管理制度、标准规范、数据资源目录,智慧农牧业大数据公共服务能力基本形成。
根据各地种养殖品种和生产条件实际需求,集成应用适宜的信息技术装备,建设多样化的智慧农(牧)场,到2027年底,培育形成1000个智慧农场、1000个智慧牧场。智慧农场,重点应用智能植保、环境监测调控、水肥药精准管理、无人巡检运输、智能农机等技术装备;智慧牧场,重点应用环境精准调控、个体体征监测管理、疾病智能诊断、精准配方饲喂、自动巡检消杀、自动采集清污、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等技术装备;实施农(牧)场智慧赋能计划,汇聚各级农牧部门、市场主体等多方资源力量,为有意愿有条件的农牧民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农牧业企业等主体,提供智慧农牧业通用软件工具、信息技术培训、农技在线服务、市场信息等服务。(自治区农牧厅种植业管理处、畜牧局、奶业处、监督检查处)
到2027年底,以市域为单位打造2个智慧农牧业引领区,聚焦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集成应用,推动建设一批标准化水平高、示范带动力强的数字农场、未来牧场,统筹公益性服务和市场化服务差异性需求,建设一批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提供农牧业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示范推广等公共服务。创建10个智慧农牧业先行旗县,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推动开展生产、管理、服务全链条智慧化试点,为全区智慧农牧业规模化发展提供实践经验与基础支撑。支持智慧农牧业公共服务产品优先在引领区、先行县落地应用,促进各类现代生产要素加快覆盖农牧业生产经营主体。(自治区农牧厅监督检查处、各相关处室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