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土壤健康吗?这个问题也许大多数人都没有考虑过。我们在农作时在乎我们在农资方面投入了多少,却不知道有了健康的土壤我们就不用这么依赖农药和化肥来管理农田了,那么我们怎么知道土壤是否健康呢?
1、土壤有机质
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对于作物的产量也有着很大的联系,据调查,中国大多数土地的有机质含量为0.7%-1.2%,我们称之为“黑土地”的东北地区的有机质含量为3%左右,从两个数据我们就可以看出,1个点的提升对于土壤的肥力至关重要,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做它呢?
2、土壤微生物
在农药、化肥被大量滥用的今天,微生物还可以降解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降低农残危害,帮助土壤恢复健康。
3、土壤中的微量元素
不同的植株都有自己喜欢的土壤,将南方的作物直接栽种在北方,及时将它放在温室中提供同等的热量,如果土壤还是北方的土壤,那么它就不会生长得很好,那是因为每个作物都有自己喜欢的酸碱度。
在酸性的土壤中,土壤中的磷酸容易和铁、铝结合成不溶物而被固定,影响蔬菜对磷的吸收;钾、钙等元素易被过多的氢离子取代而淋湿掉;另外,酸性土壤中铜、锌、锰、硼等微量元素溶解增大,如果再增加微量元素肥料的加入,那么很可能使作物受害。
在碱性土壤中,水溶性磷酸根又易于钙结合成难溶的磷酸钙,降低肥效。还会固定铁、锌等元素,影响作物的吸收。
如果持续向土壤中施加化肥,那么化肥的残渣就会残留在土壤中,土壤全盐含量必会有所升高,如果土壤中全盐含量达到一定范围之后,土壤便会有盐渍化的趋向,同时由于全盐含量升高,土壤溶液浓度过大,将直接影响蔬菜根系的生长。
土壤中的盐分可以反映土壤矿质元素的含量情况,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我们的土壤是否健康,是否适宜种植作物。如果土壤的盐分过高,轻者作物就会生长不良,严重的会出现作物死亡的现象。
土壤中既有各种养分、有益微生物,也有很多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等,这些物质大量积累在土壤中,势必会对蔬菜产生危害,影响蔬菜生长。
重金属不仅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性,还会与某些元素产生拮抗作用,也会影响植物对某些元素的吸收。例如:Zn、Ni、Co等元素能严重妨碍植物对磷的吸收,砷影响植物对钾的吸收,As可直接毒害根系,抑制根系生长,甚至腐烂,影响根系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阻碍水分运输,干扰酶促反应。
无土栽培是指将植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所有营养元素,按照植物生长的比例和数量科学合理地配制成营养液,让根系在营养液中吸收营养的一类种植技术。
在室内进行种植,隔绝了外界(包括空气和土壤)害虫和病原菌对作物的侵染,所以可以在种植过程中不施农药。由于隔绝了土壤进行种植,不存在着土壤和水源的重金属和其它污染物的污染问题。